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牌坊音乐喷泉几点开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无锡吼山的来历?
吼山,坐落在无锡市东10公里的查桥,山高125米,东西走向,形如卧龙。山势婉蜒起伏,面积5.6平方公里。据《泰伯梅里志》载:堠山,在龙腿西,一名七云山,亦名缑山。《吴地记》云:周七里,高七十丈(府志云高三十丈)。不峰不峦,突起平地。
山上的亭子
吼山,原名堠山,又名金牛山,人文历史悠久。公元前12世纪商朝末年,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偕弟仲雍,南奔荆蛮,曾在吼山(白石岘龙腿)停留,后移居梅里。吼山属梅里乡,一直沿续至清光绪三十四年,故吼山有泰伯洞居、飞来椅、七云道院、一壶泉、金牛舍、七仙女嬉水等遗迹。
汉元帝时,陕西道教茅氏三兄弟在吼山采制草药,为民治病,深受四乡人民崇敬。尔后在山上建了三茅真君殿,又相继修建了真武殿、灵霄殿、观音殿、地藏殿、关帝殿等,长期形成了每逢农历三月十八庙会,至今不变。
1978年以来,吼山进行了风景开发。1990年,当地政府请一些高校的历史学、古建筑学、经济学的教授研究论证设计,新建和修复了一壶泉亭、舒怡亭、放生池、贤光阁等景点。1992年,又在吼山两处旧寺观的遗址上,新建和修复了七云禅院、圣安宫真武殿等佛寺道观。公园前建山门牌坊,飞檐翘角,由无锡名家钱绍武大书“吼山森林公园”匾额。
山上俯瞰
循山坡上,首先见到的是“七云寺”,大门上有茗山书写的匾额。寺有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出七云寺,循石级“古道石弄”,过舒怡亭,上接文萃轩。文萃轩一幢二进,自成院落,内悬挂楹联:
仁义博文,渊源继史册;
忠孝昇平,祥和续典经。
上有“生池”,池圆形,四周叠黄石,水中央雕有“神牛”。旁有螭首。吼山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代有个孝子,与神牛一起在此辛勤耕作,挣钱养母,为母治病。天上七仙女驾祥云过此,嬉游吼山,一致为孝子解了难。”故今生池塑有神牛,介绍民间传说。池中书一联:
圣池恩赐保平安,
神牛祝福益寿延。
生池之上为贤光阁,二层,四方、朱柱重檐。底层置《留芳记》碑刻。两柱一联:
灵山千秋,继祖谱新史;
宝地万代,续贤颂厚德。
此阁顶层为品茗茶苑,倚窗环眺,尽纳水乡风光。
山上寺庙
山顶有真武殿,旧自麓至顶,凡三殿,乡人每于三月十八日进香赛会。典出西汉道教三茅真君至吼山传说。茅氏三兄弟祖籍陕西咸阳。老大茅盈,生于西汉初年,聪明好学,修真养性,曾遁入北岳恒山修道30年。他的两个弟弟,老二茅固,老三茅衷,亦弃官入山找到兄长,一起乘舟经暨阳(江阴),上历山(惠山)登峰顶修道。
当年有瘟疫,茅氏三兄弟曾在吼山采制草药,为民治病,深受四乡人民崇敬。故无锡民间流传着江阴茅氏三兄弟在惠山修道和在吼山为民治病的传说。后来茅氏三兄弟迁至句曲即今句容茅山。无锡人尊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列庙祭祀。在吼山建有七云禅院(因吼山旧名七云山,故建有七云道院)。现圣安宫真武殿,供茅山三君,其抱对是:
汉室茅君,悟道修真于句曲;
九天司命,分身应化于堠峰。
十万朝山是非别,忏逆子孙休见我。
一半进香也有功,孝顺儿女皆为你。
吼山,现己建成公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山麓间茶树碧绿,松竹婆娑,云涛烟迷,鸟鸣花香,山下映山河清澄如碧。登上贤光阁远眺,一派吴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关于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和牌坊音乐喷泉几点开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牌坊音乐喷泉几点开始、牌坊音乐喷泉石头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lhpq.com/zbpj/18855.html